首頁 >
詩文 >
葉紈紈的詩 >
菩薩蠻 早春日暮,共兩妹坐小閣中,曉風竹蕭蕭,恍如秋夜。慨焉賦此
菩薩蠻 早春日暮,共兩妹坐小閣中,曉風竹蕭蕭,恍如秋夜。慨焉賦此
菩薩蠻 早春日暮,共兩妹坐小閣中,曉風竹蕭蕭,恍如秋夜。慨焉賦此。明代。葉紈紈。 遲遲暝色籠庭遠。小窗靜掩香猶暖。風弄竹聲幽。蕭蕭卻似秋。愁懷長自訝。共語憐今夜。舊意與新情。湘江未是深。
[明代]:葉紈紈
遲遲暝色籠庭遠。小窗靜掩香猶暖。風弄竹聲幽。蕭蕭卻似秋。
愁懷長自訝。共語憐今夜。舊意與新情。湘江未是深。
遲遲暝色籠庭遠。小窗靜掩香猶暖。風弄竹聲幽。蕭蕭卻似秋。
愁懷長自訝。共語憐今夜。舊意與新情。湘江未是深。
唐代·葉紈紈的簡介
(1586—1608)明蘇州府吳江人,字昭齊。葉紹袁長女,葉小鸞姐。三歲能誦《長恨歌》,十三能詩,書法遒勁有晉人風。嫁袁氏,郁郁不得志。小鸞將嫁而卒,紈紈哭之過哀,發病死。有《愁言集》。
...〔
? 葉紈紈的詩(39篇) 〕
清代:
胡星阿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
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幹雲。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唐代:
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竇侍禦,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
:
黃松鶴
空谷人來續舊游,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顏色,十笏云山眼底收。
空谷人來續舊遊,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顔色,十笏雲山眼底收。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