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畢文明之壽州
送畢文明之壽州。明代。鄭真。 浮空鸞鶴影飄飄,肥水青春遠見招。剩有周詩留翰墨,可無杜酒勸瓊瑤。董生孝行今何在,霍叔流風尚未消。落日蒼茫賦懷古,彩毫毋惜寄云軺。
[明代]:鄭真
浮空鸞鶴影飄飄,肥水青春遠見招。剩有周詩留翰墨,可無杜酒勸瓊瑤。
董生孝行今何在,霍叔流風尚未消。落日蒼茫賦懷古,彩毫毋惜寄云軺。
浮空鸞鶴影飄飄,肥水青春遠見招。剩有周詩留翰墨,可無杜酒勸瓊瑤。
董生孝行今何在,霍叔流風尚未消。落日蒼茫賦懷古,彩毫毋惜寄雲軺。
唐代·鄭真的簡介
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于《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并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為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 鄭真的詩(496篇) 〕
明代:
郭之奇
結繩時遠,眾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結繩時遠,衆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
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
陳?
何年搆此山之東,百杯相對山花紅。桐山居士老解飲,何當置我新樓中。
何年搆此山之東,百杯相對山花紅。桐山居士老解飲,何當置我新樓中。
宋代:
蔣之奇
一線橫大江,千螺簇層巒??胀怙w鳥沒,煙中片帆還。
宋代:
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