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明代。吳文潛。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后剃發為僧。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廢井尚封陵寢氣,初鐘不喚景陽妝。蒼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墻。還憶誦經梁武帝,臨風倚樹吊斜陽。
[明代]:吳文潛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
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
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后剃發為僧。
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
廢井尚封陵寢氣,初鐘不喚景陽妝。
蒼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墻。
還憶誦經梁武帝,臨風倚樹吊斜陽。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
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
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後剃發為僧。
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
廢井尚封陵寢氣,初鐘不喚景陽妝。
蒼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牆。
還憶誦經梁武帝,臨風倚樹吊斜陽。
唐代·吳文潛的簡介
朱模(1380年9月1日—1431年6月11日),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21子,母趙貴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沈王。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于潞州(今山西長治)。宣德六年五月乙丑(初二)(1431年6月11日)薨,謚號“簡”。
...〔
? 吳文潛的詩(2篇) 〕
清代:
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
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
曆曆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雲青甸裡,春雨綠疇邊。
聖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幹}意,總向畫圖傳。
明代:
陳慧嶪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干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
萬里浪頭鰲駕六,五云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幹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
萬裡浪頭鰲駕六,五雲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明代:
李孫宸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
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
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宋代:
周紫芝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雲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
趙瑗妾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