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元美藏經(jīng)閣
寄題元美藏經(jīng)閣。明代。李攀龍。 岧峣飛閣大湖傍,有客翻經(jīng)日滿床。白馬尚留霜練影,彩毫應(yīng)帶雨花香。當年張掾生秋興,何處支公坐道場。君自風流兼二子,吳門極目正茫茫。
[明代]:李攀龍
岧峣飛閣大湖傍,有客翻經(jīng)日滿床。白馬尚留霜練影,彩毫應(yīng)帶雨花香。
當年張掾生秋興,何處支公坐道場。君自風流兼二子,吳門極目正茫茫。
岧峣飛閣大湖傍,有客翻經(jīng)日滿床。白馬尚留霜練影,彩毫應(yīng)帶雨花香。
當年張掾生秋興,何處支公坐道場。君自風流兼二子,吳門極目正茫茫。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fù)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清代:
張問陶
舟行水氣空,露白晨星小。高樹帶殘鐘,寒煙滅飛鳥。
陂田新雨足,茅屋一燈曉。林外桔槔聲,飯牛人語早。
舟行水氣空,露白晨星小。高樹帶殘鐘,寒煙滅飛鳥。
陂田新雨足,茅屋一燈曉。林外桔槔聲,飯牛人語早。
明代:
邱云霄
側(cè)觀陰陽秘,屈信理相干。綿綿遞靈化,感應(yīng)固無端。
日燠繼以陰,急流生回瀾。時至拙為巧,數(shù)窮賢亦難。
側(cè)觀陰陽秘,屈信理相幹。綿綿遞靈化,感應(yīng)固無端。
日燠繼以陰,急流生回瀾。時至拙為巧,數(shù)窮賢亦難。
明代:
畢自嚴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岳孔林游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嶽孔林遊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宋代:
李若水
篆壁蝸涎細,織檐蛛網(wǎng)圓。
小軒幽夢破,竹露濕茶因。
篆壁蝸涎細,織檐蛛網(wǎng)圓。
小軒幽夢破,竹露濕茶因。
:
汪東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nóng)家一語味深長,只有懶人無懶地。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nóng)家一語味深長,隻有懶人無懶地。
明代:
吳寬
吳民方切九重憂,祖道休將五馬留。朝寧久稱真御史,封疆還屬古諸侯。
香凝燕寢韋郎詠,棹續(xù)花橋白傅游。我忝郡人無以頌,擬叨循吏傳重修。
吳民方切九重憂,祖道休將五馬留。朝甯久稱真禦史,封疆還屬古諸侯。
香凝燕寢韋郎詠,棹續(xù)花橋白傅遊。我忝郡人無以頌,擬叨循吏傳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