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宗有詩懷歸因次其韻勉之
張仲宗有詩懷歸因次其韻勉之。宋代。沈與求。 相逢無日不懷歸,又是春山聽子規(guī)。休嘆豺狼迷道路,似聞貔虎仆旌旗。那從薄俗求青眼,還向高堂念白眉。南望孤云應(yīng)目斷,殊方歲月易推移。
[宋代]:沈與求
相逢無日不懷歸,又是春山聽子規(guī)。休嘆豺狼迷道路,似聞貔虎仆旌旗。
那從薄俗求青眼,還向高堂念白眉。南望孤云應(yīng)目斷,殊方歲月易推移。
相逢無日不懷歸,又是春山聽子規(guī)。休歎豺狼迷道路,似聞貔虎仆旌旗。
那從薄俗求青眼,還向高堂念白眉。南望孤雲(yún)應(yīng)目斷,殊方歲月易推移。
唐代·沈與求的簡介
沈與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號龜溪,湖州德清(今屬浙江)人。政和五年進士。歷官明州通判、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書兼權(quán)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荊湖南路安撫使、鎮(zhèn)江知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吏部尚書、參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樞密院事。著有《龜溪集》。
...〔
? 沈與求的詩(236篇) 〕
:
謝冶盦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fēng)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
出岫閒云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fēng)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
出岫閒雲(yún)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
宋代:
顧逢
此山雖小眾山尊,半近吳城半近村。
一壑風(fēng)煙龍窟宅,滿堂巾盔佛兒孫。
此山雖小衆(zhòng)山尊,半近吳城半近村。
一壑風(fēng)煙龍窟宅,滿堂巾盔佛兒孫。
南北朝:
鄒浩
幾日長亭復(fù)短亭,霜梅夾路喜相迎。風(fēng)光總屬君家管,霽色偏隨馬足生。
老酒盈杯誰款曲,少陵佳句謾分明。回頭安福前山曉,八桂蒼蒼無限情。
幾日長亭複短亭,霜梅夾路喜相迎。風(fēng)光總屬君家管,霽色偏隨馬足生。
老酒盈杯誰款曲,少陵佳句謾分明。回頭安福前山曉,八桂蒼蒼無限情。
明代:
楊士奇
河間佐郡屢經(jīng)秋,幾度懷人增別愁。報政重來又分手,白云紅樹思悠悠。
河間佐郡屢經(jīng)秋,幾度懷人增別愁。報政重來又分手,白雲(yún)紅樹思悠悠。
明代:
王寵
玄岳倚北極,翠屏千嶂回。山寒太始雪,地闊單于臺。
石室金膏閟,玉華仙掌開。儻遇通微子,騎二青龍來。
玄嶽倚北極,翠屏千嶂回。山寒太始雪,地闊單于臺。
石室金膏閟,玉華仙掌開。儻遇通微子,騎二青龍來。
宋代:
汪應(yīng)辰
月旦于今合改評,一官謀食百無能。
君歸錦里人應(yīng)問,好個藍田崔縣丞。
月旦于今合改評,一官謀食百無能。
君歸錦裡人應(yīng)問,好個藍田崔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