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翠巖庵 其二
寓翠巖庵 其二。元代。貝瓊。 彷佛東柯谷,云間雞犬聲。梳頭忘日晏,濯足愛江清。草徑須頻掃,茅堂苦未營。攜壺慚父老,亦足慰吾情。
[元代]:貝瓊
彷佛東柯谷,云間雞犬聲。梳頭忘日晏,濯足愛江清。
草徑須頻掃,茅堂苦未營。攜壺慚父老,亦足慰吾情。
彷佛東柯谷,雲間雞犬聲。梳頭忘日晏,濯足愛江清。
草徑須頻掃,茅堂苦未營。攜壺慚父老,亦足慰吾情。
唐代·貝瓊的簡介
貝瓊(1314~1379)初名闕,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別號清江。約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歲。貝瓊從楊維楨學詩,取其長而去其短;其詩論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寧、元豐諸家。文章沖融和雅,詩風溫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領袖一時。著有《中星考》、《清江貝先生集》、《清江稿》、《云間集》等。
...〔
? 貝瓊的詩(6篇) 〕
唐代:
韋應物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寢興。中獲辛苦奏,長河結陰冰。
皓曜群玉發,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堅,造化安可恒。
方舟未得行,鑿飲空兢兢。寒苦彌時節,待泮豈所能。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寢興。中獲辛苦奏,長河結陰冰。
皓曜群玉發,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堅,造化安可恒。
方舟未得行,鑿飲空兢兢。寒苦彌時節,待泮豈所能。
宋代:
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飄然忽作五峰遊,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雲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宋代:
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
弘歷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游。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遊。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