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贊律師歸嵩山
送贊律師歸嵩山。唐代。清江。 禪客歸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岳看。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唐代]:清江
禪客歸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
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岳看。
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禪客歸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
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嶽看。
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譯文
禪客歸山心情急,山深禪定易得安。
清貧生涯修道苦,孝友情牽別家難。
雪路迢遙隨溪轉,花宮山岳相映看。
到山仰望暮時塔,松月向人送夜寒。
注釋
孝友: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弟為友。
花宮:佛教中,花為6種供物之一。花皆可開敷結實,以譬萬行之因皆有成就佛果之能。花之形色相好,可以之莊嚴法身。花又從慈悲生義,花有柔軟之德。花之取義甚豐,因此,寺院多以花裝飾,詩中稱之為“花宮”。《碧巖錄》三十九則曰:“僧問云門:‘如何是清靜法身?’門云:‘花藥欄。’”
禪宗將宗教拉向生活,但它畢竟是一門宗教。禪宗講求開悟心性,但它亦有外在修道形式。堅持修道,進入清凈的禪境,對于一般人而言,并非易事。功名利欲,易使人迷失。而生計人情,亦使人易生退轉之心。是否能入禪,不僅是心智的問題,亦關涉心志。該詩便寫一位艱難地邁向禪門的僧人。僧人返家一轉,卻急急地要歸山去,只因深山里才可禪定,可見這是一個初學者。他家庭生活的清貧更加重了他修道的清苦,他從小所受的中土文化的傳統教育——孝養父母、友愛兄弟更使他難以出家。可是他畢竟走了。掙脫各種羈絆進入禪門,是須有勇猛精進的精神的。經過艱難的雪路跋涉,他終于到達了一個燦爛的境界:裝飾著鮮花的禪院與山岳的秀色交相輝映。而此時,他還須勤行修習,使自己所修之功德不退失退轉。試想暮色蒼茫之時,瑟瑟松風、冷冷孤月,他是否會覺得清苦,他是否又會牽記起家里的親人。解脫煩惱,修成正覺真須有不退轉之菩提心。
唐代·清江的簡介
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詩僧。幼出家,代宗大歷初至杭州華嚴寺,師華嚴宗僧人守真。歸越州開元寺后,又從曇一學《四分律》。大歷八年(773)至南陽從慧忠習禪觀。大歷、貞元間以能詩聞名于江南,與詩人皎然齊名,時稱會稽二清。與當時詩人交往頻繁。晚年住襄州辨覺寺,約卒于憲宗元和間。《宋高僧傳》卷十五有傳,另參《唐才子傳》卷三。其詩多送別贈答及行旅抒懷之作。《全唐詩》存詩1卷。
...〔
? 清江的詩(22篇) 〕
:
金朝覲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
陸初望
鄱陽湖邊停短橈,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畫難為描。
饑鷹側翅摩九皋,怒猊攫爪窺云坳。立者如鶴伏者猱,澗邊臥者如潛蛟。
鄱陽湖邊停短橈,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畫難為描。
饑鷹側翅摩九臯,怒猊攫爪窺雲坳。立者如鶴伏者猱,澗邊臥者如潛蛟。
明代:
孫傳庭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游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題。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遊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餘潦倒有新題。
宋代:
劉敞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
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
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唐代:
趙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唐代:
杜牧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