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夏仲昭竹寄陶良伯驥
題夏仲昭竹寄陶良伯驥。明代。楊慎。 太常胸次瀟湘寬,少年愛寫生瑯玕。白頭藝苑更入妙,筆法近追王孟端。兩家名藻雄吳下,品題未覺風流亞。一紙能令百世傳,兩竿不啻雙金價。人言畫竹非畫工,草書結構將無同。誰家高堂名寶繪,徐熙花鳥迷青紅。玉人佳興松江東,寄圖索賦隨長風。遙知把玩清香里,正是相思明月中。
[明代]:楊慎
太常胸次瀟湘寬,少年愛寫生瑯玕。
白頭藝苑更入妙,筆法近追王孟端。
兩家名藻雄吳下,品題未覺風流亞。
一紙能令百世傳,兩竿不啻雙金價。
人言畫竹非畫工,草書結構將無同。
誰家高堂名寶繪,徐熙花鳥迷青紅。
玉人佳興松江東,寄圖索賦隨長風。
遙知把玩清香里,正是相思明月中。
太常胸次瀟湘寬,少年愛寫生瑯玕。
白頭藝苑更入妙,筆法近追王孟端。
兩家名藻雄吳下,品題未覺風流亞。
一紙能令百世傳,兩竿不啻雙金價。
人言畫竹非畫工,草書結構將無同。
誰家高堂名寶繪,徐熙花鳥迷青紅。
玉人佳興松江東,寄圖索賦隨長風。
遙知把玩清香裡,正是相思明月中。
唐代·楊慎的簡介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
? 楊慎的詩(947篇) 〕
:
史鑒
去湖三里近,種竹萬竿馀。徑轉通幽處,朋來問索居。
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不如。
去湖三裡近,種竹萬竿馀。徑轉通幽處,朋來問索居。
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不如。
宋代:
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元代:
陳高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唐代:
劉兼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凈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淨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宋代:
曾協
秋到人間斂麴塵,于門初見矞星辰。
須知宇內風云合,況是天邊雨露新。
秋到人間斂麴塵,于門初見矞星辰。
須知宇內風雲合,況是天邊雨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