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彥清
送林彥清。元代。李孝光。 有客新自東方來,瞳子如月無纖埃。言昔東見容成君,接上軒轅張樂之層臺。手捫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軒轅仙成去已久,皆騎威鳳驂龍媒。珠珰明佩隔風雨,天門晃朗相當開。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雙歌紫云回。君嘗教我三洗髓,已覺靈氣生根荄。我時坐客桂樹下,縱之使言手拄頦。客似師橫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不見橫君三十年,眼中見子吾已衰。卻憶相攜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臺。風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客今好游自不惡,名山往往多奇才。儻逢俗子莫與語,世貴瓦缶輕尊罍。舟行江中慎濯足,磯下乃有鰲與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驅霆雷。望見九華足云氣,一上絕頂驅蓮萊。
[元代]:李孝光
有客新自東方來,瞳子如月無纖埃。言昔東見容成君,接上軒轅張樂之層臺。
手捫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軒轅仙成去已久,皆騎威鳳驂龍媒。
珠珰明佩隔風雨,天門晃朗相當開。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雙歌紫云回。
君嘗教我三洗髓,已覺靈氣生根荄。我時坐客桂樹下,縱之使言手拄頦。
客似師橫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不見橫君三十年,眼中見子吾已衰。
卻憶相攜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臺。風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
客今好游自不惡,名山往往多奇才。儻逢俗子莫與語,世貴瓦缶輕尊罍。
舟行江中慎濯足,磯下乃有鰲與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驅霆雷。
望見九華足云氣,一上絕頂驅蓮萊。
有客新自東方來,瞳子如月無纖埃。言昔東見容成君,接上軒轅張樂之層臺。
手捫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軒轅仙成去已久,皆騎威鳳驂龍媒。
珠珰明佩隔風雨,天門晃朗相當開。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雙歌紫雲回。
君嘗教我三洗髓,已覺靈氣生根荄。我時坐客桂樹下,縱之使言手拄頦。
客似師橫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不見橫君三十年,眼中見子吾已衰。
卻憶相攜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臺。風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
客今好遊自不惡,名山往往多奇才。儻逢俗子莫與語,世貴瓦缶輕尊罍。
舟行江中慎濯足,磯下乃有鰲與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驅霆雷。
望見九華足雲氣,一上絕頂驅蓮萊。
唐代·李孝光的簡介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后代學者多稱之“李五峰”。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年時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趨時尚,與楊維楨并稱“楊李”。早年隱居在雁蕩五峰山下,四方之士,遠來受學,名譽日廣。至正七年(1347)應召為秘書監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1350)辭職南歸,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歲。著有《五峰集》20卷。
...〔
? 李孝光的詩(259篇) 〕
兩漢:
佚名
一丘一壑。野鶴孤云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一丘一壑。野鶴孤雲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唐代:
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雲生篋笥中。未甘明聖日,終作釣漁翁。
明代:
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清代:
吳曾徯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夢中。
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蓬。
塵界何人悟太空,飛鴻回首影匆匆。三千歸路愁吟裡,九十春光客夢中。
黯淡黃沙昏落照,蕭騷綠葦戰遙風。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來鬢發蓬。
:
蒲庵禪師
龍河再鎮感皇情,倡道從來屬老成。
睹史夜摩皆聽法,震丹竺國總知名。
龍河再鎮感皇情,倡道從來屬老成。
睹史夜摩皆聽法,震丹竺國總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