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陳正學(xué)理琴
聞陳正學(xué)理琴。宋代。劉黻。 聞君整琴待秋風(fēng),我欲從之魂夢通。素麻仿佛蒼髯翁,揚休山立崆峒東。淚痕猶濕龍門桐,有曲無音悲天公。猗蘭未冷拘幽濃,那知斯道將遂窮。山矸石爛冥感叢,枝蜩盤蠅迭相雄。兩耳年來怪不聰,群哇擾雜安於聾。煩君為我調(diào)怔忡,流泉隱隱深澗中。春溫廉折各不同,聲雖在指意在胸。云飄柳絮風(fēng)入松,恍然樓閣坐虛空。伯牙所知何必鐘,白鶴飛來采芹宮。
[宋代]:劉黻
聞君整琴待秋風(fēng),我欲從之魂夢通。
素麻仿佛蒼髯翁,揚休山立崆峒東。
淚痕猶濕龍門桐,有曲無音悲天公。
猗蘭未冷拘幽濃,那知斯道將遂窮。
山矸石爛冥感叢,枝蜩盤蠅迭相雄。
兩耳年來怪不聰,群哇擾雜安於聾。
煩君為我調(diào)怔忡,流泉隱隱深澗中。
春溫廉折各不同,聲雖在指意在胸。
云飄柳絮風(fēng)入松,恍然樓閣坐虛空。
伯牙所知何必鐘,白鶴飛來采芹宮。
聞君整琴待秋風(fēng),我欲從之魂夢通。
素麻仿佛蒼髯翁,揚休山立崆峒東。
淚痕猶濕龍門桐,有曲無音悲天公。
猗蘭未冷拘幽濃,那知斯道將遂窮。
山矸石爛冥感叢,枝蜩盤蠅疊相雄。
兩耳年來怪不聰,群哇擾雜安於聾。
煩君為我調(diào)怔忡,流泉隱隱深澗中。
春溫廉折各不同,聲雖在指意在胸。
雲(yún)飄柳絮風(fēng)入松,恍然樓閣坐虛空。
伯牙所知何必鐘,白鶴飛來采芹宮。
唐代·劉黻的簡介
(1217—1276)溫州樂清人,字聲伯,號蒙川、質(zhì)翁。少讀于雁蕩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試入太學(xué)。以上書忤執(zhí)政,安置南安軍。及還,復(fù)極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慶軍節(jié)度掌書記,由學(xué)官試館職。歷監(jiān)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中書舍人。元兵陷臨安,陳宜中謀擁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羅浮病卒。有《蒙川遺稿》。
...〔
? 劉黻的詩(207篇) 〕
明代:
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雲(yún)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
黃榦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甯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明代:
劉存業(yè)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晦明不定山頭日,呼舞無端谷口風(fēng)。
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云最上峰。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晦明不定山頭日,呼舞無端谷口風(fēng)。
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隻雲(yún)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雲(yún)最上峰。
宋代:
周紫芝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fēng)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fēng)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fēng)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fēng)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雲(yún)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唐代:
李端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宋代:
梅堯臣
始於歐陽永叔席,乃識雙井絕品茶。
次逢江東許子春,又出鷹爪與露芽。
始於歐陽永叔席,乃識雙井絕品茶。
次逢江東許子春,又出鷹爪與露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