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其二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其二。宋代。蘇軾。 千年古木臥無梢,浪捲沙翻去似瓢。幾度過秋生蘚暈,至今流潤應(yīng)江潮。泫然疑有蛟龍吐,斷處人言霹靂焦。材大古來無適用,不須郁郁慕山苗。
[宋代]:蘇軾
千年古木臥無梢,浪捲沙翻去似瓢。幾度過秋生蘚暈,至今流潤應(yīng)江潮。
泫然疑有蛟龍吐,斷處人言霹靂焦。材大古來無適用,不須郁郁慕山苗。
千年古木臥無梢,浪捲沙翻去似瓢。幾度過秋生蘚暈,至今流潤應(yīng)江潮。
泫然疑有蛟龍吐,斷處人言霹靂焦。材大古來無適用,不須郁郁慕山苗。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
盧青山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
于石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清代:
沈梧
山雨松風(fēng)拂翠微,小橋流水掩柴扉。問君高世誰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
山雨松風(fēng)拂翠微,小橋流水掩柴扉。問君高世誰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
唐代:
靈澈
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如今還向山邊去,只有湖水無行路。
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如今還向山邊去,隻有湖水無行路。
:
曾原
線逕盤邅回,老壁出參錯。
洞深路欲無,且進(jìn)還悸愕。
線逕盤邅回,老壁出參錯。
洞深路欲無,且進(jìn)還悸愕。
宋代:
高翥
憂世心勞鬢易斑,笑顰還與世相關(guān)。
秋霜烈日君臣際,和氣春風(fēng)母子閒。
憂世心勞鬢易斑,笑顰還與世相關(guān)。
秋霜烈日君臣際,和氣春風(fēng)母子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