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物(一作峽中覽物)
覽物(一作峽中覽物)。唐代。杜甫。 曾為掾吏趨三輔,憶在潼關詩興多。巫峽忽如瞻華岳,蜀江猶似見黃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經春長薜蘿。形勝有馀風土惡,幾時回首一高歌。
[唐代]:杜甫
曾為掾吏趨三輔,憶在潼關詩興多。巫峽忽如瞻華岳,
蜀江猶似見黃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經春長薜蘿。
形勝有馀風土惡,幾時回首一高歌。
曾為掾吏趨三輔,憶在潼關詩興多。巫峽忽如瞻華嶽,
蜀江猶似見黃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經春長薜蘿。
形勝有馀風土惡,幾時回首一高歌。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
清代:
汪錚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清代:
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清代:
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
薛似宗
遠沖風雪渡錢塘,欲趁春風到故鄉。
百歲報劉知日短,一身許國喜心長。
遠沖風雪渡錢塘,欲趁春風到故鄉。
百歲報劉知日短,一身許國喜心長。
宋代:
呂本中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