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干行(一作李白詩,一作李益詩)
長干行(一作李白詩,一作李益詩)。唐代。張潮。 憶昔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北客真三公,朱衣滿江中。薄暮來投宿,數朝不肯東。好乘浮云驄,佳期蘭渚東。鴛鴦綠浦上,翡翠錦屏中。自憐十五馀,顏色桃花紅。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唐代]:張潮
憶昔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北客真三公,朱衣滿江中。薄暮來投宿,數朝不肯東。
好乘浮云驄,佳期蘭渚東。鴛鴦綠浦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馀,顏色桃花紅。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憶昔深閨裡,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北客真三公,朱衣滿江中。薄暮來投宿,數朝不肯東。
好乘浮雲驄,佳期蘭渚東。鴛鴦綠浦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馀,顔色桃花紅。那作商人婦,愁水複愁風。
唐代·張潮的簡介
張潮(一作張朝),唐代詩人。曲阿(今江蘇丹陽縣)人,主要活動于唐肅宗李亨、 代宗李豫時代。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僅存五首(其中《長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詩)。張潮的詩,除了一首《采蓮詞》是寫采蓮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寫商婦的思想感情。從這些詩的內容和形式來看,都不難發現深受南方民歌的影響。不僅《采蓮詞》、《江南行》,明顯地受民歌影響,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體。主要寫商人婦的思想感情,說明他對當時的城市生活比較熟悉。《唐詩紀事》和《全唐詩》說張潮是大歷(唐代宗年號,766—779年)中處士。《聞一多全集·唐詩大系》將他排列在張巡前,常建后。
...〔
? 張潮的詩(10篇) 〕
唐代:
顧云
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長堤未見風飄絮,
廣陌初憐日映絲。斜傍畫筵偷舞態,低臨妝閣學愁眉。
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
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長堤未見風飄絮,
廣陌初憐日映絲。斜傍畫筵偷舞態,低臨妝閣學愁眉。
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
宋代:
汪炎昶
游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遊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宋代:
邵伯溫
果山仙果秀天香,處處圓金樹樹黃。
書后欲題三百顆,滿林猶待洞庭霜。
果山仙果秀天香,處處圓金樹樹黃。
書後欲題三百顆,滿林猶待洞庭霜。
:
林朝崧
墻東灶北甘隱淪,拉許排巢俱放誕。道德遙師苦縣聃,呻吟時學鄭人緩。
塵鞿已脫幸身閒,年矢每催悲日短。燒煉倘無鴻寶術,服食愿求麋角散。
牆東竈北甘隱淪,拉許排巢俱放誕。道德遙師苦縣聃,呻吟時學鄭人緩。
塵鞿已脫幸身閒,年矢每催悲日短。燒煉倘無鴻寶術,服食願求麋角散。
金朝:
王哲
一為人。做凡身。四般假合怎生真。啰哩凌,哩啰凌。
搜玄路,出迷津。靜中調養氣精神。啰哩凌,哩啰凌。
一為人。做凡身。四般假合怎生真。啰哩淩,哩啰淩。
搜玄路,出迷津。靜中調養氣精神。啰哩淩,哩啰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