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長孫二首 其二
示長孫二首 其二。明代。王天性。 客路悠悠日易昏,侁侁行子競先奔。脂車秣馬叮嚀汝,萬里長途初出門。
[明代]:王天性
客路悠悠日易昏,侁侁行子競先奔。脂車秣馬叮嚀汝,萬里長途初出門。
客路悠悠日易昏,侁侁行子競先奔。脂車秣馬叮嚀汝,萬裡長途初出門。
唐代·王天性的簡介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則衷,號槐軒,晚年別號半憨。汕頭外砂鎮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舉人。官盱眙縣教諭、豐城縣令、上高縣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賦歸田,肆志于山水詩酒間,嘗作《半憨先生傳》以自況。著有《半憨集》。清馮奉初《潮州耆舊集》卷一六、吳道镕《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王天性詩,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軒先生遺草》為底本。
...〔
? 王天性的詩(104篇) 〕
明代:
孫偉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宋代:
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顔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元代:
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宋代:
楊萬里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唐代:
權德輿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
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
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
:
曹明賢
吾愛張夫子,蜚聲翰墨場。詩篇多灑脫,器宇自軒昂。
去國頭猶黑,歸田鬢已蒼。締交相恨晚,步履過從忙。
吾愛張夫子,蜚聲翰墨場。詩篇多灑脫,器宇自軒昂。
去國頭猶黑,歸田鬢已蒼。締交相恨晚,步履過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