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介紹:昭通市能源基地建設規劃 2010/9/18 14:15:00 來源: 一、能源基地建設背景、概況長期以來,昭通作為云貴川三省的物資集散地和與內地各省銜接的重要通道,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地位相當顯著。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入滇通道的走向改變,昭通由過去的重要通道逐漸成為交通閉塞的死角,成為一個相對封閉、落后的地區。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昭通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全國、全省的發展進程,在改革開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中,昭通的經濟缺乏活力,人民十分貧困、環境遭受破壞的境況與之形成巨大的反差。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沉寂之后,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的全面實施,昭通在全國、全省發展格局中戰略地位重新為各界所認識,也引起中央高層領導人的關注,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關注,昭通再度躍入全國發展大潮之中。為加速昭通的發展, 200 4 年8月,省政府在昭通專門召開現場辦公會,提出力爭在 2020 年前把昭通建設成為云南重要的能源、重化工、農特產品加工基地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總體戰略思路。其中能源基地的建設是昭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切入點之一,對于促進昭通和全省的新型工業化進程,建設以水電為主的支柱產業,提高東送西電的質量,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服務全國建設大局,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昭通能源基地建設將依托全市豐富的水能和煤炭資源,立足于云南和國家能源安全,面向省內和華東、華南電力、煤炭市場,用十五年左右的時間,大力開發金沙江下游水能資源以及昭通境內金沙江支流中小水電;積極開發以鎮雄和威信煤田為主的煤炭資源,優化發展坑口電站和潔凈煤;協調發展新能源和農村能源,到 2020 年建成云南省國家級的重要能源基地。二、能源基地建設的有利條件(一)能源基地建設在國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1、市場需求旺盛,發展空間巨大我國經濟已經持續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長,使得對能源的需求也快速增加。從中國較長時期的經濟增長來看, 有關專家認為,大部分發達國家在人均 至 美元之間經歷了人均能源消費量快速增長和能源結構快速變化的過程。到 2020 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能源需求總量將達到 億噸標準煤,能源消費將繼續維持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水能占的比重將上升。我市的能源基地,開發對象是水能和煤炭,輸出能源主要以電的形式,屆時電力裝機容量將占全國的約 % ,在占全國面積 % 的面積上,生產了全國約 % 的電力。 2、西部大開發加快推進,國家更重視資源保障西部大開發、實施“西電東送”,以及中國和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為能源基地建設帶來戰略性機遇。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提出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建設“西電東送”標志性工程,國家大力開發西部豐富的能源資源供應東部經濟發達的缺能源省市區。我市豐富的水電和開發中的煤電已納入南線送電華南,中線送電華中華東的“西電東送”工程。在國家能源安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二)省內大力培育電力支柱產業 1、省委省政府重視,電力支柱產業日臻形成黨的十六大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省委、省政府要求云南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提出培育以水電為主的電力支柱產業發展方向。到 2020 年,我市能源基地基本建成,屆時水電裝機容量占全省的 % ,火電(高方案)占全省的 % ,在全省電力支柱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要求到 2020 年把我市建設成云南主要的能源基地。并且在發展指導、開發商協調、跨區移民等方面給予我市大力支持。 2、市委市政府響應,把能源基地建設作為脫貧切入點我市已經在全國改革開發的大潮中拉大了與全省、全國的差距,必須創新發展道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化人口負荷重的矛盾為人力資源,乃至人力資本優勢,奮起直追,通過未來十五年的努力,縮小差距。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深刻認識我市市情,把握國家發展趨勢,把投資額巨大、帶動能力強的能源基地建設作為調整產業機構的新起點,作為我市擺脫貧困,融入全國發展大潮的契機, 已經將其作為我市中長期的重大發展戰略,將舉全市之力支持國家的大開發,以實現我市的大發展。(三)我國制度和政策環境使企業積極性高漲 1、制度和政策環境不斷完善,發展環境有利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健全,國家出臺一系列激勵機制及政策,能源資源及其開發投資得以在更廣的范圍內優化配置,為能源基地建設實現資源、資金、市場結合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有利的發展環境,將吸引國內著名大能源企業、開發企業紛紛入駐我市參與能源基地建設,巨額的投資不僅加快了能源開發步伐,而且必將帶動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2、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已啟動,投資者青睞能源基地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是昭通未來投資最大的項目,全部建成后總裝機將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