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繅絲嘆》拼音版
元代:舒頔
繅絲嘆-舒頔
東家繅絲如蠟黃,西家繅絲白如霜。黃白絲,出蠶口,長短繅,出婦手。
大姑停車愁解官,小姑剝繭愁冬寒。向來苦留二月賣,去年宿債今未還。
手足皸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日了。吏胥夜打門,稚耋生煩惱。
君不見江南人家種麻勝種田,臘月忍凍衣無邊,卻過廬州換木綿。
唐代·舒頔的簡介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績溪,(今屬安徽?。┤恕I瞄L隸書,博學廣聞。曾任臺州學正,后時艱不仕,隱居山中。入朝屢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終老于家。歸隱時曾結廬為讀書舍,其書齋取名“貞素齋”。著有《貞素齋集》、《北莊遺稿》等。《新元史》有傳。
...〔
? 舒頔的詩(10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