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
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宋代。張栻。 驅車望衡岳,群山政參差。微風忽南來,云幕為四垂。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清新足遐寄,浩蕩多余思。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況復得佳友,晤言相追隨。茅檐舉杯酒,旅榻誦新詩。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宋代]:張栻
驅車望衡岳,群山政參差。
微風忽南來,云幕為四垂。
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
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
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
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蕩多余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況復得佳友,晤言相追隨。
茅檐舉杯酒,旅榻誦新詩。
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驅車望衡嶽,群山政參差。
微風忽南來,雲幕為四垂。
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
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
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
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蕩多餘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況複得佳友,晤言相追隨。
茅檐舉杯酒,旅榻誦新詩。
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明代:
王世貞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臺。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
廣陸奏清商,悲風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中懷。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臺。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
廣陸奏清商,悲風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中懷。
元代:
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明代:
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禦,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清代:
黃毓祺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宋代:
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
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
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