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房玄齡鑒賞
此詩的主旨,是頌揚、勉勵房玄齡為國求賢。首句從反面落墨,用一“迥”字,表明房玄齡與“大液仙舟”距離甚遠,其無暇游樂、無意求仙之意已見于言外。次句從正面著筆,點明他止忙于“引上才”,而“仙舟”之所以“迥”,也由此得到解釋。三、四兩句,以形象而有象征意味的筆墨寫“引上才”的措施及其效果。唐王朝的京城長安四面都有“關(guān)”。如果閉關(guān)拒才,誰能進來?可是如今呢,天未破曉,不遠千里而來的英雄豪杰已經(jīng)驅(qū)車入關(guān),向長安進發(fā)。這因為:雄雞初唱,關(guān)門就早已為他們打開;而賢明的宰相,正在“西園”忙于援引他們呢!四句詩,寫得興會淋漓,其求賢望治之意,溢于言表。第四句,可能用了《史記·孟嘗君傳》函谷關(guān)雞鳴始開的典故,但其中的“關(guān)”并不限于函谷關(guān)。從泛指的、象征的意義上理解,會從更深的層次上把握全詩的意境美。
李世民簡介
唐代·李世民的簡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jì)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 ? 李世民的詩(92篇) 〕猜你喜歡
喜雨應(yīng)吳太參二首 其二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yǎng)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xiāng)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贈董士勉歸海州并問訊劉貢寓學(xué)正
風(fēng)云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
賓筵且復(fù)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