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滿江紅。宋代。張炎。 近日衰遲,但隨分、蝸涎自足。底須共、紅塵爭道,頓荒松菊。壯志已荒圯上履,正音恐是溝中木。又安知、幕下有詞人,歸心速。書尚在,憐魚腹。珠何處,驚魚目。且依然詩思,灞橋人獨。不用回頭看墮甑,不愁抱石疑非玉。忽一聲、長嘯出山來,黃粱熟。
[宋代]:張炎
近日衰遲,但隨分、蝸涎自足。底須共、紅塵爭道,頓荒松菊。壯志已荒圯上履,正音恐是溝中木。又安知、幕下有詞人,歸心速。
書尚在,憐魚腹。珠何處,驚魚目。且依然詩思,灞橋人獨。不用回頭看墮甑,不愁抱石疑非玉。忽一聲、長嘯出山來,黃粱熟。
近日衰遲,但隨分、蝸涎自足。底須共、紅塵爭道,頓荒松菊。壯志已荒圯上履,正音恐是溝中木。又安知、幕下有詞人,歸心速。
書尚在,憐魚腹。珠何處,驚魚目。且依然詩思,灞橋人獨。不用回頭看墮甑,不愁抱石疑非玉。忽一聲、長嘯出山來,黃粱熟。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明代:
曹義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云野樹思茫茫。別來每嘆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雲野樹思茫茫。別來每歎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明代:
祁順
吏隱從容際盛時,東華車馬任奔馳。天生性分窮何損,雪作襟懷涅不緇。
客邸秋光閑里度,故園山色望中疑。黃花舊有柴桑約,歲晚相尋莫遣遲。
吏隱從容際盛時,東華車馬任奔馳。天生性分窮何損,雪作襟懷涅不緇。
客邸秋光閑裡度,故園山色望中疑。黃花舊有柴桑約,歲晚相尋莫遣遲。
清代:
許傳霈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
有桂獨后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
有桂獨後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
近代:
許南英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
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
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