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學詩僧惟晤
酬學詩僧惟晤。宋代。歐陽修。 詩三百五篇,作者非一人。羈臣與棄妾,桑濮乃淫奔。其言茍可取,龐雜不全純。子雖為佛徒,未易廢其言。其言在合理,但懼學不臻。子佛與吾儒,異轍難同輪。子何獨吾慕,自忘夷其身。茍能知所歸,固有路自新。誘進或可至,拒之誠不仁。維詩於文章,太山一染塵。又如古衣裳,組織爛成文。拾其裁剪余,未識袞服尊。嗟子學雖勞,徒自苦骸筋。勤勤袖卷軸,一歲三及門。惟求一言榮,歸以耀其倫。與夫榮其慮,不若啟其源。韓子亦嘗謂,收斂加冠巾。
[宋代]:歐陽修
詩三百五篇,作者非一人。
羈臣與棄妾,桑濮乃淫奔。
其言茍可取,龐雜不全純。
子雖為佛徒,未易廢其言。
其言在合理,但懼學不臻。
子佛與吾儒,異轍難同輪。
子何獨吾慕,自忘夷其身。
茍能知所歸,固有路自新。
誘進或可至,拒之誠不仁。
維詩於文章,太山一染塵。
又如古衣裳,組織爛成文。
拾其裁剪余,未識袞服尊。
嗟子學雖勞,徒自苦骸筋。
勤勤袖卷軸,一歲三及門。
惟求一言榮,歸以耀其倫。
與夫榮其慮,不若啟其源。
韓子亦嘗謂,收斂加冠巾。
詩三百五篇,作者非一人。
羈臣與棄妾,桑濮乃淫奔。
其言茍可取,龐雜不全純。
子雖為佛徒,未易廢其言。
其言在合理,但懼學不臻。
子佛與吾儒,異轍難同輪。
子何獨吾慕,自忘夷其身。
茍能知所歸,固有路自新。
誘進或可至,拒之誠不仁。
維詩於文章,太山一染塵。
又如古衣裳,組織爛成文。
拾其裁剪餘,未識袞服尊。
嗟子學雖勞,徒自苦骸筋。
勤勤袖卷軸,一歲三及門。
惟求一言榮,歸以耀其倫。
與夫榮其慮,不若啟其源。
韓子亦嘗謂,收斂加冠巾。
唐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歐陽修的詩(1122篇) 〕
宋代:
陳紀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唐代:
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元代:
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
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不由船不轉。
我家黃山百裡遠,兩峰插天翠如剪。
歸心久落故溪雲,柁轉不由船不轉。
宋代:
馮去非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
夢里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
夢裡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宋代:
趙孟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近代:
陳匪石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云。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雲。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