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
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唐代。盧綸。 自別前峰隱,同為外累侵。幾年親酒會,此日有僧尋。學稼功還棄,論邊事亦沈。眾歡徒滿目,專愛久離心。覽鬢絲垂鏡,彈琴淚灑襟。訪田悲洛下,寄宅憶山陰。薄溜漫青石,橫云架碧林。壞檐藤障密,衰菜棘籬深。流散俱多故,憂傷并在今。唯當俟高躅,歸止共抽簪。
[唐代]:盧綸
自別前峰隱,同為外累侵。幾年親酒會,此日有僧尋。
學稼功還棄,論邊事亦沈。眾歡徒滿目,專愛久離心。
覽鬢絲垂鏡,彈琴淚灑襟。訪田悲洛下,寄宅憶山陰。
薄溜漫青石,橫云架碧林。壞檐藤障密,衰菜棘籬深。
流散俱多故,憂傷并在今。唯當俟高躅,歸止共抽簪。
自別前峰隱,同為外累侵。幾年親酒會,此日有僧尋。
學稼功還棄,論邊事亦沈。衆歡徒滿目,專愛久離心。
覽鬢絲垂鏡,彈琴淚灑襟。訪田悲洛下,寄宅憶山陰。
薄溜漫青石,橫雲架碧林。壞檐藤障密,衰菜棘籬深。
流散俱多故,憂傷并在今。唯當俟高躅,歸止共抽簪。
唐代·盧綸的簡介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 盧綸的詩(267篇) 〕
宋代:
劉克莊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咸而非。
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泄天機。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鹹而非。
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洩天機。
明代:
于慎行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游。
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遊。
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
明代:
顧清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蓋滯東州。新恩寵亞三湘鎮,遠道爭迎五兩舟。
春宴喜聞京國語,云帆高望渚宮收。公馀為有江湖思,還采蘋花寄舊游。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蓋滯東州。新恩寵亞三湘鎮,遠道爭迎五兩舟。
春宴喜聞京國語,雲帆高望渚宮收。公馀為有江湖思,還采蘋花寄舊遊。
宋代:
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後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清代:
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後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唐代:
趙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