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動 擬古寄葉遐庵丈
花心動 擬古寄葉遐庵丈。清代。朱庸齋。 問訊花枝,向斜陽、猶慳醉馀妝面。鏡掩繡塵,歌闋金衣,愁對故園歸燕。自珍殘歲成春困??障I、透簾新暖。盡憔悴、東風恨縷,幾曾拋斷。費盡千回萬轉。偏欲說還休,錦箋題怨。重數舊盟,柳下鶯邊,何事總妨相見。酒醒時節飄燈近,恁冷落、清宵庭院。倚欄又、青衫淚痕涴遍。
[清代]:朱庸齋
問訊花枝,向斜陽、猶慳醉馀妝面。鏡掩繡塵,歌闋金衣,愁對故園歸燕。
自珍殘歲成春困??障I、透簾新暖。盡憔悴、東風恨縷,幾曾拋斷。
費盡千回萬轉。偏欲說還休,錦箋題怨。重數舊盟,柳下鶯邊,何事總妨相見。
酒醒時節飄燈近,恁冷落、清宵庭院。倚欄又、青衫淚痕涴遍。
問訊花枝,向斜陽、猶慳醉馀妝面。鏡掩繡塵,歌闋金衣,愁對故園歸燕。
自珍殘歲成春困??障I、透簾新暖。盡憔悴、東風恨縷,幾曾拋斷。
費盡千回萬轉。偏欲說還休,錦箋題怨。重數舊盟,柳下鶯邊,何事總妨相見。
酒醒時節飄燈近,恁冷落、清宵庭院。倚欄又、青衫淚痕涴遍。
唐代·朱庸齋的簡介
朱庸齋(1920一1983),原名奐,字渙之。詞學家、書法家。廣東新會縣人,世居西關。出身書香世家,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兒子。幼時研讀古典文學,尤酷愛詞章,隨陳洵學詞, 13歲能吟詩,深得老師喜愛。青年時以詞知名,長期系統研究詞學,提出填詞以“重、拙、大”作標準,后又加“深”字,對詞學發展作出了貢獻。除詞學外,偶作明人小品畫亦楚楚可人,書法習鐘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題跋。1983年,朱庸齋腎病復發,病逝于廣州西關之分春館。
...〔
? 朱庸齋的詩(201篇) 〕
宋代:
劉克莊
君子防微謹,嫌疑遠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
樊圃蕓初熟,耕畦瓞已綿。黃臺雖可摘,東郭未嘗穿。
君子防微謹,嫌疑遠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
樊圃蕓初熟,耕畦瓞已綿。黃臺雖可摘,東郭未嘗穿。
宋代:
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宋代:
釋如珙
塵中辨主問巖頭,心識如何曾得休。
鼻孔眼睛都要見,銅沙鑼里滿盛油。
塵中辨主問巖頭,心識如何曾得休。
鼻孔眼睛都要見,銅沙鑼裡滿盛油。
明代:
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幹。
明代:
程可中
檀槽鐵撥素絲弦,此技都夸三晉專。
里耳只今貪小令,金元遺調漸無傳。
檀槽鐵撥素絲弦,此技都誇三晉專。
裡耳隻今貪小令,金元遺調漸無傳。